美国陆军重点在太平洋方向部署的“堤丰”陆基中程导弹系统,正在对地区和平构成越来越大的挑战。据美国“Warrior Maven”网站12日报道,美国陆军还计划为“堤丰”系统配备高超音速导弹,以试图获得更大的威慑力。中国专家对此表示,美军为“堤丰”系统配备更先进导弹其实早有迹象,但这种陆基中导系统相对复杂,战时部署在西太平洋的“堤丰”系统很容易被对手发现并遭到反制打击。
报道称,作为美军武器升级项目的一部分,美国太平洋陆军正在与海军合作开发新的机动战术和作战概念,以支持快速增长的机动打击能力,其中就包括近年部署到菲律宾的“堤丰”中程导弹系统。美国陆军第8战区保障司令部司令加文·加德纳在接受采访时透露,“这将是一种高超音速武器,能够提供多种类型的作战方式”。报道介绍称,经过多年开发,如今“堤丰”中程导弹系统已经成为一种强大且极具影响力的新型武器装备,除了能够发射射程1800公里的“战斧”巡航导弹和射程380公里的“标准-6”导弹外,还正在配备美国陆军的新型精确打击导弹。如今该系统还将集成高超音速武器,“这将是一项具有重要战术和作战意义的能力”。
加德纳解释说,这种能力符合美国印太司令部司令塞缪尔·帕帕罗海军上将的倡议,“像‘堤丰’这样的机动式高超音速陆基导弹系统,将使美军指挥官能够瞄准海上移动的船只、空中的飞机或陆地目标,并将这些能力都集成到新的陆基多域攻击系统中。”加德纳强调说,美国太平洋陆军正在与海军合作,通过现有的多域特遣部队发展与该武器相关的新战术。与固定发射的传统模式相比,这种可机动的高超音速武器可以提高战场生存能力,并启用新的攻击选项范围。
完整的“堤丰”导弹系统由多种大型车辆组成。
加德纳说:“这是美国陆军的一项新能力,我们正在不断改进相关的战术、技术和程序,以真正为指挥官提供作战机动,以便它们能够在我们选择的时间和地点提供火力和展示打击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陆军此前已经将“堤丰”系统部署到菲律宾,未来还计划为新组建的多域特遣部队配备更多的“堤丰”系统。美国太平洋陆军司令克拉克宣称,为了在包括第一岛链在内的一线区域执行任务,美国在印太地区成立了两支多域特遣部队,第三支类似部队也正在组建中。克拉克表示,为协助这些部队执行任务,美国陆军已部署新的导弹系统,其中就包括“堤丰”导弹发射系统。按照他的说法,“该系统可打击远至中国大陆的舰船、飞机和陆地目标。”
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的中国专家表示,“堤丰”系统原本是美军在退出美俄《中导条约》后,为填补陆基中程导弹能力空白而推出的应急产物,它本质上是将美国海军MK-41垂直发射系统搬到地面机动发射车上,利用该系统发射“战斧”巡航导弹和“标准-6”导弹。“Warrior Maven”网站称,“堤丰”系统为美国陆军提供了一种精确制导的陆基中程打击能力,能从沿海位置打击海上目标。“部署在菲律宾北部的‘堤丰’可将最远1200英里的海域纳入攻击范围,这意味着它的作战半径覆盖了中国与菲律宾之间约2/3的海域”。
中国专家表示,目前“堤丰”系统配备的“战斧”巡航导弹毕竟是上一代亚音速巡航导弹,无论是飞行速度还是隐身性能都已经落后,虽然射程较远,但实际突防能力有限。不过“堤丰”系统在设计之初就强调了未来升级潜力,MK41垂直发射系统本身可以兼容多种类型的防空、反舰和对地攻击巡航导弹,包括美军新一代AGM-158系列远程隐身巡航导弹。此外,“堤丰”系统进一步换装更大尺寸的发射装置,也并没有实际困难。当前美国陆军与海军正在联合研制高超音速导弹,其中陆军配备的“暗鹰”高超音速导弹系统计划在今年年底正式服役,并同样优先配备给多域特遣部队。因此美国陆军未来从装备简化等角度出发,将其整合到“堤丰”系统中也并非没有可能。但中国专家认为,“堤丰”系统组成相对复杂,由指挥车、多辆导弹发射车、电源和保障车组成,战时目标较为明显,部署在第一岛链的“堤丰”系统很难隐藏行踪。
对于美国执意在中国周边部署“堤丰”系统,中国已经多次表示反对。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表示,“堤丰”中导系统核常兼备,不是防御性武器,而是战略性进攻性武器。菲方配合美方引入“堤丰”,是典型的害人害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