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

美日印澳四方关键矿产倡议启动,被指“针对中国”,专家:该合作面临诸多挑战

环球时报   

“美国周二宣布与澳大利亚、印度和日本启动一项关键矿产倡议,以抗衡中国。”据路透社报道,美日印澳“四边机制”(QUAD)当地时间7月1日在华盛顿召开外长会,在会后发布的联合声明中,四国外长宣布启动“四方关键矿产倡议”,宣称该倡议“旨在通过合作保障并使关键矿产供应链多元化,以增强经济安全和集体韧性”。不过,多家报道同时指出,该机制成员间正因贸易摩擦和其他分歧而关系紧张。

美日印澳四方关键矿产倡议启动,被指“针对中国”,专家:该合作面临诸多挑战

7月1日,美日印澳“四边机制”(QUAD)在华盛顿召开外长会。(视觉中国)

“尽管具体细节不多,但这一声明明确指出目标是减少对中国的依赖。”英国《卫报》1日在一篇报道中这样写道,美日印澳的这一决定是出于对中国在新兴科技关键资源领域主导地位的担忧。

据日本时事通讯社报道,四国外长在会后发表的联合声明中点明,中国今年4月加强稀土出口管制,引发对供应链“突然收紧以及未来可靠性的严重担忧”。声明宣称,过度依赖某一国家的资源供应将“损害国家安全”。另据路透社报道,美国国务卿鲁比奥表示,来自4个国家的三四十家公司2日计划在美国国务院会面,商讨包括关键矿产供应链多元化的合作事宜。

全球化智库(CCG)高级研究员何伟文7月2日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表示,美日印澳就关键矿产展开合作并不令人意外,相关计划早在拜登政府时期就已启动。此前欧盟也提出,要提升关键矿产供应链的韧性和可靠性,其核心目标同样是降低对中国的高度依赖。绕开中国、建立自主供应链、寻找新资源方,是这些国家几乎共同的方向。

但何伟文认为,从实际可行性来看,这一合作面临诸多挑战。首先,这些国家是否具备足够的矿产资源储备尚不确定;其次,它们是否具备关键矿产的加工和精炼能力也是一个问题。目前全球超过80%的精炼产能集中在中国,中国自上世纪80年代起就着手发展相关产业,历经数十年积累,已形成明显优势,这是当前产业链的基本格局。

何伟文分析称,要在短期内构建起成熟的精炼体系,不仅需要巨额投入,还至少需要数年时间。到那时,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可能已发生变化,这使得这一合作前景充满不确定性。“各国希望提升关键矿产的自给能力无可厚非。但与其投入大量资源另起炉灶,不如缓和与中国的对抗,建立更稳定的合作机制。从现实操作看,走‘冷战式’对立路线不仅成本高昂,还可能使目标更难实现。”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四边机制”也被视为华盛顿的目光再次聚焦亚太和中国的信号。“此次会议为美国重新将注意力聚焦于印太地区提供了契机。”路透社称,此前,美国因以伊冲突等问题分散了注意力。今年1月,“四边机制”宣布将定期会晤,并为年底在印度举行的领导人峰会做准备。

不过,舆论同时注意到,美国与其他三个成员的关系也正在面临新的考验。路透社报道称,作为美国在“印太地区”的关键盟友,日本原定1日与美国国务院和国防部举行年度部长级会议,但后来宣布推迟。有分析认为,此举是因美国施压日本进一步增加防务开支。美国总统特朗普日前也多次就关税问题对日本表示不满。同时,美国国防部目前正在对美英澳“奥库斯”核潜艇协议进行为期30天的审查。美国对印巴事务的立场等,也使印度和美国出现分歧。据《卫报》报道,“四边机制”成员在其他热点问题上也有分歧,比如此次联合声明未提及乌克兰或伊朗问题。印度在俄乌冲突爆发后仍保持与俄罗斯的传统友好关系,而印度和日本也长期与伊朗保持友好往来。

“现实中的博弈往往是多维度交织的,一方面存在合作需求,另一方面又存在结构性矛盾。”何伟文表示,各方在推进合作过程中势必会面临反复拉锯和复杂博弈。最终能否达成某种平衡,还需持续观察事态发展,进行动态分析和评估。

展开全文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