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

警惕!“五角大楼焦虑:库存太少,若与中国打,得4倍产能”

观察者网   

为扩军备战维系霸权,美政府又打起对抗中国的幌子。美国《华尔街日报》9月29日援引消息人士的话称,五角大楼正寻求加速增加导弹及12个关键系统的产量,要求国防承包商短期内将产能提升至当前的两倍甚至四倍,以防与中国爆发潜在冲突时库存不足。

然而,如此大规模增产的技术可行性和成本也引发了业内人士的担忧。

据知情人士透露,为加速生产需求最迫切的关键武器,五角大楼领导层与多家美国导弹制造商的高管已举行多场高层会议。部分人士称,美国副防长史蒂夫·范伯格亲自介入领导所谓的“弹药加速委员会”,并且每周都会致电部分公司高管讨论相关事宜。

今年6月,五角大楼曾召集主要导弹供应商召开圆桌会议,正式启动这项产业协作计划。国防部长赫格塞思与参联会主席丹·凯恩出席会议。参会者包括多家武器制造商的高管、安德里尔工业公司等新进入市场的企业,以及少数火箭推进剂、电池等重要零部件供应商。

新设的“弹药加速委员会”重点盯住12种关键武器,包括“爱国者”拦截弹、远程反舰导弹、标准-6导弹、精确打击导弹、联合远程空对地导弹等。其中,“爱国者”尤其优先,因为洛克希德难以满足全球激增的需求。

警惕!“五角大楼焦虑:库存太少,若与中国打,得4倍产能”

美军“爱国者”-3导弹

根据《华尔街日报》获得的文件,军方在6月会议上要求军火商说明如何在6、18和24个月内将产能提高到当前的2.5倍,并探讨如何吸引私人资本,甚至授权技术给第三方制造商。

美国陆军9月向洛克希德授予近100亿美元合同,用于在2024至2026财年生产约2000枚“爱国者”-3导弹。而五角大楼希望未来每年都能达到这一产量,几乎是当前的四倍。

洛克希德发言人称,公司正在考虑进一步投资“爱国者”生产,预计未来几年交付量将超过既定产能。美军最大弹药供应商之一、雷神母公司RTX发言人则拒绝置评。

与此同时,国防部正深入梳理多层供应链,寻找改进点,并寻求“第二供应源”以避免瓶颈。例如,美国要求波音扩大一种用于“爱国者”的导引头产量,该部件已成为生产瓶颈。波音今年夏天紧急扩建工厂并购置新设备。波音发言人称,导引头的月度交付量已创新高,还将继续提升。

一些供应商表示愿意在未获得合同前先行投资。诺斯罗普·格鲁曼发言人称,公司已在固体火箭发动机生产设施投入超过10亿美元,计划未来四年几乎将产量翻倍。

五角大楼发言人肖恩·帕内尔表示:“特朗普总统与赫格塞思部长正在探索非常规手段,以扩充我们的军事实力并加速弹药生产。这是国防产业领导者与国防部高层的合作努力。”

然而,不少参与者担心政府目标并不现实,毕竟单枚导弹从装配到完成需耗时两年,而新供应商要通过测试并获准进入军方体系需数月甚至数亿美元投入。

资金也是一大问题。特朗普政府7月签署的“大而美法案”为五年期弹药项目资金增加250亿美元,但分析人士指出,要实现国防部的激进目标还需要数百亿美元。

华盛顿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弹药专家汤姆·卡拉科说:“军火公司不会凭空造武器,必须要有政府合同和资金支持,而不是口头承诺。”

洛克希德·马丁、雷神等承包商已扩充工厂和人员储备,以备未来需求激增。但一些供应商难以达到新目标,他们也担心在政府尚未拨款的情况下贸然扩产带来的风险。

雷神母公司RTX董事长兼CEO克里斯托弗·卡利奥7月3日致函五角大楼称,公司愿与国防部合作提升产能,同时强调必须获得额外资金与采购承诺。他写道:“需要通过延长项目周期和资金投入,向供应链传递这些关键弹药的强劲需求信号。”

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美军官员一直担心生产能力不足。拜登政府在2023年启动过增产和疏通供应链的行动。时任国防部副部长的比尔·拉普兰特当时称:“乌克兰战争是警钟。我们让生产线停滞,零部件过时,次级供应商被兼并或倒闭。”

然而,导弹订单仍未能跟上昂贵拦截弹的消耗,例如用于防御俄罗斯袭击的“爱国者”导弹。美国希望在太平洋地区储备更多拦截弹,以保护基地和盟友。

到今年6月,特朗普政府设定了更激进的生产目标。随后在以色列与伊朗的12天冲突中,美国发射了数百枚高端导弹,库存进一步见底。

美国陆军部长丹尼尔·德里斯科尔本月表示,五角大楼将很快采取更多措施提升产量,并计划对采购方式进行“大规模实质性改革”。

显然,美方行径是其霸权焦虑下的又一危险举动。

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张晓刚曾表示,中国从来就无意挑战谁,美国最大的敌人是他自己。美国军费冠居全球,还逐年加码投入,充分暴露其好战成瘾、霸权扩张的本性面目。当今世界许多战争冲突背后都有美国的影子,2001年以来美国对外发动的战争和军事行动造成数十万人死亡,数百万人受伤,数千万人流离失所。美国穷兵黩武不仅祸乱世界,也正在加速反噬其自身。

展开全文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