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最近又在对俄罗斯放狠话,一边加码制裁一边威胁盟友,可普京根本不搭理,直接下了死命令:不打到西方求和绝不罢休!
参考消息说,普京觉得西方的制裁根本不算事儿,俄罗斯完全扛得住,没达到目的就一直打。凤凰卫视也报道,俄军在前线建了至少八个战术突出部,这种多点进攻的战术既能分散乌军兵力,又能为以后谈判多攒点筹码。
普京的亲信将领阿劳迪诺夫更是直接怼美国:“美国人从来就不是俄罗斯的朋友。”说白了,普京就是要用大炮逼着西方坐下来谈判,而且谈判条件还得由他说了算。
咱来看看最近的战况。俄军拿下彼得罗夫卡村后,乌军在康斯坦丁诺夫卡南部的防线被撕开了一道口子。要是谢尔毕诺夫卡再失守,乌军辛辛苦经营了好几个月的城南突出部就会变成“死亡口袋”,那地方一马平川,无险可守,撤退吧就丢了战略要地,死守吧就成了活靶子。北线战场上,俄军已经打到了距米尔诺格勒只有3公里的红色里曼村,这地方可是“波克罗夫斯克东大门”,要是丢了,乌军最后的重镇就三面暴露在俄军炮火下,那后果可想而知。
现在俄军也不搞闪电战了,就用炮兵和无人机慢慢磨,等乌军弹药打完了再派步兵上去清场。这种打法虽然慢,但对缺人缺弹药的乌军来说,简直是致命的。
说到弹药,泽连斯基又被特朗普耍了。前几天特朗普还高调宣布德国已经在给乌克兰运送“爱国者”防空导弹,结果昨天德国就打脸了,说根本没这事儿。更搞笑的是,美媒一调查发现,特朗普连援助计划都还没定下来。
这种乌龙事儿对特朗普来说也不是头一回了。7月初,美国防长突然叫停对乌军援,特朗普事后还装糊涂说“不知情”。直到德国总理默茨打电话质问,白宫才赶紧恢复军援。现在特朗普虽然答应给乌克兰军援,却让北约和欧盟掏钱,欧洲已经有4个国家明确表示不会出钱。乌克兰的武器库越来越依赖这种临时拼凑的“施舍”,这种脆弱的供应链能撑多久呢?前线的仗可不会等人啊。
为啥特朗普对普京的施压没啥用呢?这得从美俄30多年的信任赤字说起。从苏联解体到现在,
北约东扩
、颜色革命、能源博弈,俄罗斯每次都觉得西方的承诺背后都是陷阱。就算特朗普曾经想拉拢普京,比如暂停对乌军援、私下打电话示好,但俄罗斯一直要求白纸黑字的“法律保证”:北约停止东扩、承认克里米亚归属、确保乌东俄语族群安全。
这些条件可触到西方的底线了,特朗普就算想妥协,国内政治和盟友的压力也让他动弹不得。更讽刺的是,英媒爆料特朗普最近竟然问泽连斯基“能不能打到莫斯科”,就算他事后辟谣,俄罗斯也早就看透美国了,就像俄军将领说的“美国人从不是朋友”。
现在俄乌冲突已经陷入了“行动-反应”的恶性循环。普京每拿下一寸土地,西方就给乌克兰加码军援;每批武器一到,俄军就进一步扩大攻势。这让特朗普左右为难:对俄罗斯软了,会被国内骂“通俄”;硬到底,又可能把普京逼到全面战争。
在这场僵局里,中国好像成了破局的关键。和欧美不一样,中国既没谴责俄罗斯和乌克兰,也没给任何一方提供军援,而是一直主张“政治对话解决”,这种中立立场反而让中国成了难得的可信调解者。
从沙特伊朗和解到乌克兰危机,中国的外交逻辑很清楚:不选边站队,但推动各方回到谈判桌。对普京来说,中国是少数能同时和俄乌对话的大国。对特朗普来说,中国的斡旋或许能帮他摆脱“越制裁越打仗”的困境。更重要的是,中国和欧洲的经贸关系,能间接影响北约阵营的决策。
未来五十天,战场和外交都会变得更紧张。
康斯坦丁诺夫卡
和波克罗夫斯克的命运,很可能在夏末秋初见分晓。要是俄军拿下这两个要塞,第聂伯罗以东就无险可守了;要是美国的军援能及时到位,乌军或许能顶住,战局可能会转入消耗战。但不管结果咋样,中国的作用都不可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