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以伊冲突已经随着参战各方的停火而暂时告一段落,但它所带来的巨大冲击依然在持续。卡塔尔半岛电视台网站20日称,尽管伊朗在冲突期间可谓是损失惨重,但伊朗导弹的反击也让以色列付出了重大代价,更让以色列和美国都感到担忧的是,以色列的防空反导系统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步失效——显然伊朗找到了对抗先进反导系统的办法!
报道称,在为期12天的以伊冲突中,伊朗发射的导弹成功找到了以色列反导防御网的缺口,突袭成功率持续上升,证明了即使是世界上最严密的防御系统“也并非无懈可击”。根据以色列国防部的通报,伊朗一共向以色列发射了约550枚各型导弹,其中有77枚击中目标。伊朗发射的大部分中程弹道导弹性能并不先进,只有“法塔赫”“泥石”等少数型号具备较强的突防能力。相比之下,以色列配备有齐全的反导防空火力拦截网,由拦截近程火箭弹和廉价无人机的“铁穹”系统、针对近程导弹的“大卫投石索”和针对中程弹道导弹的“萨德”“箭-2/3”反导系统组成。
美国《华尔街日报》称,尽管以色列拦截了绝大多数来袭的伊朗导弹和无人机,但伊朗在冲突期间展现了惊人的学习能力。相关统计显示,伊朗的战术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冲突前半段,伊朗导弹的突破率约为8%;后半段已翻倍至16%。最成功的一次攻击发生在停火前的6月22日,伊朗当天发射的27枚导弹中,有10枚成功击中以色列目标。美国智库兰德公司资深政治学者科恩表示:“任何导弹防御系统,即使如同以色列这样严密部署,最终都会出现漏洞。”他认为,反导系统防御成效的关键,不在于任何单一防御网的“完美无缺”,而在于多层拦截的“累积效应”。
至于伊朗是怎么做到的?报道认为,伊朗后期开始从距离以色列更远的内陆,发射更先进、射程更远的导弹,进而可以躲开以色列战斗机的猎杀,组织更大规模的导弹突袭;同时改变攻击的时机与模式,分散以色列反导系统的火力。
与此同时,美国媒体此前预言的糟糕前景也得以验证——以色列反导系统的弹药接近枯竭。以色列媒体透露,近日以色列国防部已经下令大幅加快用于拦截中远程导弹的“箭-2/3”系列反导系统的生产。根据新协议,以色列航空航天工业公司将向以色列国防军额外提供更多的“箭-2/3”系列拦截导弹。根据以军的声明,该反导系统在最近的军事行动中表现出了“卓越的拦截能力”,但以军装备的反导系统数量有限,在此前的巴以冲突和以伊冲突中,这些拦截导弹消耗殆尽。英国《每日电讯报》提到,以色列反导系统多次未能成功拦截伊朗和也门胡塞武装发射的弹道导弹,“胡塞武装的导弹击中了本·古里安机场附近,伊朗导弹命中几个敏感的战略和军事地点,造成数十人伤亡,损失估计达数十亿美元”。以色列媒体警告称,最近以色列与伊朗的停火并不标志着敌对行动的结束,新一轮冲突“可能很快就会爆发”。
看到以色列反导系统的遭遇,美国可真是担心了。《华尔街日报》认为,以伊冲突的结果也对美国本土导弹防御计划构成挑战。根据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的行政命令,五角大楼将开发名为“金穹”的导弹防御系统。按照特朗普的说法,“金穹”将耗费1750亿美元,与美国现有的导弹防御能力整合,并组建由新的预警探测卫星、预警机、海基雷达网等组成的侦察探测网,部署从太空到深海的火力摧毁网络系统,“保护美国免受对手巡航导弹、弹道导弹、高超音速导弹、无人机的袭击”。但报道认为,从以色列反导系统在以伊冲突中的实际效果看,美国幅员远比以色列更辽阔,需要保护的目标更多,而美国的反导系统密度又远低于以色列,因此防御难度将呈指数级增长。
看来美国媒体也对美国反导系统的真实能力心知肚明——从冷战末期的“星球大战”计划开始,美国这些规模宏大的反导系统就从来无法保证“美国绝对安全”,为建造它们而耗费的巨额经费,只是肥了史密斯专员的腰包而已。